“红帮裁缝”的名字在民间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谐音之说。红帮裁缝大多来自宁波地区奉化江两岸,包括奉化市江口镇的新桥下、王溆浦、张家浦、前江等村,西坞镇的东陈等村,鄞县(今鄞州区)的茅山镇的蔡郎桥、孙家山、孙张漕等村,姜山镇的张华山、侯家、姜山头等村。上海话和宁波话同属于吴地方言,在两地方言中,“奉”和“红”的发音比较接近,这就是“红帮裁缝”名字由来之一。
第二是“红毛”之说。普陀县志记载,约在康熙四年(1665年),长期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被郑成功之子打败后,常出没于东海,窃掠民财。他们生着蓝眼睛,红头发,浑身长着毛,百姓称之为“红毛人”。最早的“红毛人”应该指荷兰人。而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朝政府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很多其他国家的西方人就陆续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他们的头发未必都是红色的,但都是蓝眼睛、高鼻梁,于是,“红毛人”就成了西方人的代名词;特别是在上海,就把做西式服装的宁波裁缝称为“红帮裁缝”。
第三是“红火”之说。由于本帮裁缝的社会地位低下,他们走街串巷,勉强度日,所以“裁缝”一直被视为贱业,这样的手艺人也叫小裁缝;而制作西式服装的裁缝,他们在店铺做工,生意红火,收入颇丰,社会地位也日趋提高。相传女子不愿意嫁给裁缝,但如果是做西式服装裁缝,却愿会以身相许。因此,“红帮裁缝”被视为“红火”“走红”之意(旧上海,按照做衣服的式样,陈锋分三种:“大帮”、“本帮”和“红帮”,大帮裁缝主要做粗布制服累服装,本帮主要做中式类服装,红帮主要做西式类服装,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中的阿宝西装,就是红帮裁缝定制的)。
以上三种之说,本人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因为,宁波和上海同属于“吴语系”:宁波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上海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只是所属的片区有所差异,但他们都能用各自方言沟通,没有交流障碍;这两个地方方言的最大共同点就是“奉”和“红”发音及其相似;再者,在上海的红帮裁缝中,奉化人最多,影响也最大,如南京路上的“南六户”,上海第一届商业会长等等就是奉化人,基于以上原因,本人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靠谱。
19世纪到20世纪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在社会制度变革的新旧交替中,宁波人为什么能够产生红帮裁缝呢?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沿海和内地的十多个对外通商的城市中,如天津、汉口、广州、厦门、九江、杭州、青岛、哈尔滨等,只有零零星星的西式裁缝,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唯独宁波会产生一大批西式服装的裁缝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中央政策:
隋唐时期,宁波为日本使节商贾之要港,自宋朝正式设市舶司以后,历经宋、元、明、清,为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至今有一千多年;康熙二十四年,宁波设浙海钞关行署
是四个海关口岸之一。鸦片战争后,宁波劈为“五口通商“之一,萧甬铁路,连接沪杭、浙赣,沪甬客轮沟通了上海等其他城市联系。
明末清初,宁波商人多活动在北京,从事药材和成衣业。乾隆、嘉庆时期,延伸到常熟、汉口、上海等商业重镇。在这期间,宁波人在各地设立(成立)很多会馆、帮会等,如1797年,宁波商人费元圭在上海设立的“四明公所”;鸦片战争后,宁波商人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南洋、欧美各地。清末,在上海的宁波商人就有40万之多。据1937年海关净出口贸易统计,宁波占第8位。宁波商帮受西方思想影响而挤入商界,因此替代了山西商帮和徽州商帮,执全国之牛耳。
二:先进的思想指导: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便是宁波人,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商皆本”,抨击了儒家的贬抑工商业重农主义的思想,“经世致用“成为文化思想的核心原则,也是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武器;人们理直气壮地举起”工商皆本“的旗帜,大批工商业者脱颖而出,宁波下属的鄞县、奉化、慈溪、镇海的工商业尤为活跃,在很多行业的档案中,宁波人开创的工商业”第一“比比皆是。
三,有庞大的裁缝队伍基础:
奉化江畔历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干旱、洪涝、台风海潮等平均出现频率二三年一遇,有时一年数灾兼发;以奉化县为例,地处宁波南面,频海环山,1935年统计,全县田402031亩,人口30多万,人多地少。“丰埝之年,粮食尚虞不足,近年连遭水灾,山田变为沙砾,低田尽成泽国,人畜淹死”。具(奉化县志)卷三十九祥共,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县共发生水旱自然灾害30多起,有时一年中“夏酷热伤人,秋霪雨,禾稼减收”……。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就意味着穷困潦倒。人多地少及自然灾害的局面,逼迫你寻找出路,到外地谋求生存。“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上代无家几,下代只得学手艺”,广大农村,“八作手艺”缝、纺、木、铁、竹、泥、石、漆,样样俱全。到1915年10月,奉化的其中8个乡,就有裁缝二三千人。
四,有庞大需求市场: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从此,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
1845年11月,设立上海租界,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份的移民云集上海和来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国的移民纷至沓来,旅馆业、旅游业及成衣定制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最多时,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内居住着58个国家的63398万多外国人。
五,宁波人历来有亲邻相帮的传统:
宁波人有急公好义,肝胆相照为特征的伦理价值取向,素有亲邻衬帮的扶助传统,在外地,只要讲着乡音的老乡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助,从不计报酬,尤其是一个姓氏的,更视为同胞手足。如申城西服业的摇篮奉化江口王溆浦村的王才运在上海发迹后,带着同村许多族人到上海同操西服业,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南六户“,就同出自那里,这样例子有很多,都说明宁波人远走高飞都有一种血缘和地缘关系作为联络的纽带。
在大江南北,上海、北京、哈尔滨、武汉……在海内外,横滨、香港、台湾、东南亚……红帮裁缝四海为家、衣被天下。在中国服装史上,中国服装业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流派是红帮裁缝。
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红帮裁缝奏响的是一首穿越时空、荡气回肠的交响曲。
以上是中国“红帮裁缝”产生的背景。今后会陆续推出关于红帮裁缝的系列文章,欢迎大家互动交流。
四功:
手工西服技艺在制作中讲究“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
1、刀功
“刀功”是指裁剪水平。裁剪师在剪裁时既要按照技术需求裁剪出造型、款式优美,适合人体特征的衣片,又要力求节约用料。
2、手功
“手功”是指在一些不能直接用缝纫机操作或用缝纫机操作达不到高质量要求的部位,运用手上工夫进行针缝,主要有扳、串、甩、锁、钉、撬、扎、打、包、拱、勾、撩、碰、搀等14种工艺手法,从而做出需要的“势道”。
3、车功
“车功”指操作缝纫机水平,缝纫时针迹要清晰、齐整、顺直、剩势恰当,达到直、圆、不裂、不趋、不拱,从而做出需要的“势道”。
4、烫功
“烫功”指在服装不同部位,运用推、归、拨、压、起水等不同手法的熨烫,使服装更适合体型,整齐、美观。
九势
通过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使西服达到“九势”包括:胁势、胖势、窝势、戤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
1、胁势:也有称之为吸势,即有收腰的线条。
2、胖势:前胸要饱满贴服。
3、窝势:前中门襟止口、领子、袋盖、背叉等处要向里面弯,不向外翘。
4、戤势:后背袖夹两侧出现竖形褶,便于两手伸展。
5、凹势:指前肩中部即小肩的中间有内凹的味道。
6、翘势:指肩部外端略向上翘,又称鹅毛翘。
7、剩势:指后肩吃势,指做的过程中要把后片肩吃进。
8、圆势:如袖笼山头必须做到圆顺,或指前门襟下摆圆角圆顺自然,线条流畅。
9、弯势:袖子要做成向前弯,配合人的手臂形态。
十六字标准:
西服的特点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
1、平
“平”是指成衣的面、里、衬平坦、不倾斜、门襟、背衩不搅不豁,无起伏。
2、服
“服”指成衣不但要附合人体的尺寸大小,而各部位凹凸曲线与人体凹凸线相一致,俗称“服帖”。
3、顺
“顺”指成衣缝子,各部位的线条均与人的体型线条相吻合。
4、直
“直”指成衣的各种直线应挺直,无弯曲。
5、圆
“圆”指成衣的各部位连接线条都构成为平滑圆弧。
6、登
“登”指成衣穿在身上后,各部位的横线条(如胸围线,腰围线)均与地面平行。
7、挺
“挺”指成衣的各部位要挺括。
8、满
“满”是指成衣的前胸部要饱满。
9、薄
“薄”是指成衣的止口、卜头等部位要做得薄,能给人以飘逸、舒适的感觉。
10、松
“松”是指成衣不拉紧、不呆板、能给人一种活泼感。
11、匀
“匀”是指成衣面、里、衬要统一均匀。
12、软
“软”是指成衣的衬头挺而不硬,有柔软之感。
13、活
“活”是指成衣形成的各方面线条和曲线灵活、活络,不给人呆滞的感觉。
14、轻
“轻”指成衣的穿着感到轻松。
15、窝
“窝”是指成衣各部位,如止口、领头、袋盖、背衩,都要有窝势。
16、戤
“戤”是指成衣宽舒度,伸手时不扳紧,手放直时戤龙不皱。
按照这四功、九势、十六字标准做出来的西服既是实用服装又堪称工艺品。总结起来又有这样十二句话可以概括:
不紧不翘领头松,灵活美观驳头窝。不搅不豁止口薄,轻软均匀肩头服。吸势顺活底边圆,后身背叉垂直平。前圆后登袖子活,前后戤势摆缝挺。各道缝口线顺直,里外窝势针脚密。胸部丰满规格准,穿着舒服动作便。